一、结构组成:从外观到核心部件
鸭嘴式液位开关因其外形酷似鸭嘴而得名,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,各组件协同实现液位监测功能:

1. 主体结构(机械部分)
鸭嘴形探头:
材质:通常采用耐腐蚀的 PP(聚丙烯)、PVC 或不锈钢,适应不同介质(如水、油、弱酸 / 碱溶液等);
形态:前端开口呈扁平鸭嘴状,内部为中空腔体,底部设有若干小孔(或缝隙)用于介质流入。
连杆机构:
连接鸭嘴探头与内部触发装置,多为不锈钢或工程塑料材质,具备一定弹性或摆动空间,用于传递液位变化产生的浮力或压力。
外壳与安装部件:
外壳提供防护(IP65 及以上),常见螺纹接口(如 G1/2"、M20)或法兰安装方式,便于固定在容器侧壁或底部。
2. 触发与信号输出部件(电气部分)
微动开关 / 干簧管:
位于开关内部,当连杆机构受液位驱动时,触发开关动作(常开 / 常闭触点切换);
干簧管式开关需配合外部磁铁,液位变化时磁铁随浮子移动,磁力触发干簧管吸合。
接线端子与线缆:
连接外部控制系统(如 PLC、继电器),输出开关量信号(DC 5-24V 或 AC 220V),线缆通常具备防水护套。
3. 辅助组件(根据工况可选)
浮子 / 配重块:
部分型号在鸭嘴探头附近设置浮子,利用浮力驱动连杆,适用于低密度介质;
防结垢涂层:
针对污水、浆料等易结垢场景,探头表面喷涂特氟龙(PTFE)等涂层,减少杂质附着。
二、工作原理:基于流体力学与机械触发的联动
鸭嘴式液位开关的工作原理可分为 “介质感应”“机械触发”“信号输出” 三个阶段,根据结构差异分为两种典型类型:
1. 静压式(无浮子型)工作原理
介质感应阶段:
当液位上升至鸭嘴探头开口处,液体通过底部小孔流入探头内部腔体,腔体与外部形成静压平衡。
机械触发阶段:
液位继续升高,内部静压增大,推动连杆机构克服弹簧阻力向上(或向下)摆动,触发微动开关动作。
信号输出阶段:
开关触点切换,输出高 / 低电平信号(如液位到达设定点时,常开触点闭合,常闭触点断开),用于控制泵启停、报警等。
2. 浮子式(带浮子型)工作原理
浮力驱动阶段:
浮子随液位升降,通过连杆与鸭嘴探头联动,液位到达设定高度时,浮子浮力带动连杆摆动。
磁性耦合触发(干簧管型):
浮子内嵌入磁铁,连杆摆动时磁铁靠近干簧管,磁力使干簧管内部簧片吸合,触点导通;液位下降时,磁铁远离,簧片因弹性复位,触点断开。
机械触点触发(微动开关型):
连杆摆动直接按压微动开关的按钮,通过机械力使触点切换,适用于无需防爆的场景。